
一、合作背景与技术需求
中船重工710所作为国内海洋装备研发的核心单位,长期致力于深海观测技术攻关,其研制的深海型海洋温差自供能漂流浮标(即“水下永动机器人”)被纳入全球海洋观测计划(Argo计划),旨在通过温差能实现浮标的无限续航,并搭载CTD(温盐深)、溶解氧、声学等精密传感器,长期监测海洋环境参数。
此类实验需依赖水下工程团队完成设备的深海布放、调试与维护,而中山潜行作为专业潜水工程公司,可能承担以下角色:
1. 水下作业支持:协助浮标在复杂海况下的精准布放与回收,确保设备姿态稳定(如抗流能力达4节以上);
2. 传感器集成测试:参与搭载CTD、光学传感器等精密仪器的水下适应性实验;
3. 数据采集辅助:配合实时传输潜标系统的数据回传验证,优化设备与通讯浮标的协同工作。


二、关键技术合作亮点
1. 温差能自供能系统测试
710所研发的浮标通过海洋温差发电技术,利用海水垂向温差(表层与深层温差可达20℃以上)为设备供电,替代传统锂电池,延长寿命至理论“无限期”。中山潜行可能参与该系统的深海环境模拟测试,验证相变储能材料与发电模块在高压、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。

2. 抗流与姿态控制优化
浮标需在4节强流中保持稳定姿态,其采用低阻力流线型设计(阻力系数仅0.12-0.20)及防锈铝材料。中山潜行或通过水下机器人(ROV)对浮标进行动态监测,优化锚泊系统与系留结构设计,确保长期观测数据的连续。

3. 多传感器协同实验
浮标搭载的CTD、声学等传感器需在0-2000米水深范围内同步工作。中山潜行可能负责传感器布放深度校准与数据一致性验证,例如通过分层温盐链与ADCP(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)的联合调试。

三、合作成果与战略意义
1. 推动国产装备国际化应用
通过合作,710所的浮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并成为全球Argo计划的核心供应商。中山潜行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国产设备大规模部署提供保障,助力我国在海洋观测领域的话语权提升。

2. 绿色能源与环保突破
温差能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对锂电池的依赖,避免海洋污染,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。中山潜行在设备回收环节的技术支持(如水声释放器控制)进一步降低环境风险。

3. 军民融合与产业协同
实验成果可拓展至军事海洋监测(如水下声学通讯)与民用资源勘探领域,体现军民融合战略价值。

四、未来合作展望
双方可进一步探索:
深海极端环境测试:针对马里亚纳海沟等超深渊海域的设备适应性实验;
智能化运维体系:结合AI与物联网技术,实现浮标故障远程诊断与自主修复;
国际标准制定:推动温差能装备的技术标准输出,主导全球海洋观测网络建设。


通过以上合作,中山潜行与710所共同攻克了水下精密仪器在能源、稳定性与数据采集方面的技术瓶颈,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